专业的解决方案:
13798647969纳米小粒径硅溶胶在造纸中作为助留剂的作用有哪些?
编辑搜图
在造纸工艺中,纳米小粒径硅溶胶作为微粒助留助滤剂,主要通过哪些作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纸张性能?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:
01
助留作用
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
硅溶胶(带负电)与阳离子聚合物(如阳离子淀粉或聚丙烯酰胺)结合,形成“阳离子-阴离子”复合体系。阳离子聚合物先吸附在纤维/填料表面,通过电荷中和和桥联作用形成初始絮聚体;后续加入的硅溶胶在剪切力下分散絮聚体,重新形成更致密、均匀的微絮聚结构,减少细小物质的流失。
优化原料利用率
减少纤维和碳酸钙、高岭土等填料的流失,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负荷。
02
助滤作用
加速脱水,提升纸机效率
纳米级硅溶胶(粒径通常为5-50 nm)具有极大比表面积,与纤维结合后形成多孔网络结构,增加滤水通道,加快湿纸页在网部的脱水速度,从而提高纸机运行速度,降低干燥能耗。
改善纸页均匀性
微絮聚体分布均匀,减少局部脱水差异,避免针孔或透光点等纸病
03
提升纸张性能
增强物理强度
纤维和填料的高留着率使纸张结构更紧密,抗张强度、耐破度和撕裂度等指标显著提升。
改善表面特性
填料均匀分布提高纸张平滑度、不透明度及印刷适性,减少掉毛掉粉现象。
04
协同效应与工艺适配性
与传统助剂协同增效
与阳离子淀粉、聚丙烯酰胺(PAM)等配合使用,形成“动态絮凝”体系,适应不同浆料和车速条件。
纳米尺寸优势
小粒径硅溶胶渗透性强,能深入纤维间隙,吸附更充分,单位用量下效果更显著。
05
环保与经济性
减少化学品残留
相比传统有机助剂,硅溶胶(主要成分为SiO₂)无毒且易生物降解,降低废水处理难度。
降低综合成本
减少填料添加量(如碳酸钙)的同时维持纸张性能,且高助留率减少白水循环负荷,节约水耗。
小结
纳米小粒径硅溶胶通过电荷作用与物理吸附优化造纸湿部化学,实现高效助留助滤,兼具提升纸张质量、节能降耗及环境友好的多重优势,是现代造纸工艺中重要的功能性纳米材料。